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学后感,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读后感

推动融合教育作为政府的人道目标,是我国发展公平公正教育的有力佐证。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要让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要将融合教育全面推进。但当前我国融合教育发展仍面临诸多不利于适龄残疾儿童学习的困境,主要表现如下: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学后感,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读后感

一、随班就读落实效果不佳。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推进融合教育要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目前,残疾儿童少年就近随班就读已经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但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实质上并未获得真正优质教育,往往成为随班混读。参与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主要为盲生、聋生和轻中度智障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自身都存在某些方面的障碍和缺陷,而传统教育中对特殊学生的边缘化、普通班级班额过大且人数较多、应试教育下唯成绩论等因素,导致与通过融合教育为残障儿童创造平等学习环境的初衷相背离。据浙江丽水遂昌县教育局统计,目前该县义务教育段在籍残疾儿童133人,其中74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占比55.64%,这部分学生由于智力、听力、视力方面的缺陷,成绩难以跟上同班同学,加之部分教师对融合教育接受程度不一,往往将其视为负担,置之不理、孤立等情况确有存在。

二、具备特殊教育背景的师资力量缺乏。一是普通学校具有特殊教育资质的教师少。当前,我国普通学校中从事特殊教育的资源教师普遍匮乏,大部分负责特殊教育的教师由其他科任老师兼职,其大多不具备实施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不了解特殊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干预技巧,对特殊儿童难以做到有效的持续追踪和辅导。二是普通学校单独聘用特殊教育老师的少。经费的限制,学校普遍缺乏康复师、职业技能教师、学科教师等,而且很少有学校聘请特殊教育教师来支持残障儿童的独特发展需求,残障儿童容易被孤立。如浙江丽水遂昌县,目前应配备特殊教育专兼职资源教师17人,实际配备到位的专职资源教师为零,兼职资源教师也仅有6人,配备率35.29%,康复师等特殊教育专业型师资更是稀缺。加上农村学校教师流动性较大等因素,当前特殊教育资源教师培训对融合教育的推进作用收效甚微。比如2021年,遂昌县参加市级以上资源教师培训2批次10人,到2022年,这些培训老师有9人流动到其他学校,导致原学校缺少初级培训资源教师,而到新岗位的教师并未从事融合教育有关工作。

三、送教上门操作难。对于残障程度较为严重或行动不便的适龄特殊儿童少年,往往选择特殊学校或家庭看护,而送教上门作为随班就读的有益补充,便成为一种常见策略。但现实中,由于没有固定的专业特教师资以及缺乏课程参考和目标规划,教师在送教上门过程中把握不好如何施教、如何入手、达到什么目标等,对此感到十分茫然。加之此类人群的特殊性,家庭对政府提供的送教上门服务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认为家里的隐私不宜直接“赤裸裸”地对外公开,不愿意接受送教上门服务。据浙江丽水遂昌县残联康复教育就业部部长李菁华反映,从政策方面看,由于相关送教支持规范性文件较少,受限于严格的财务制度,下拨送教经费困难致教师送教积极性普遍不高,如遂昌县妙高小学,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学生虽然每生每年有6000的经费补贴,但用于送教老师的补贴只能购买礼品,且每人年均不超过1000元。加上负责送教上门的教师大多数为学校中层、支部成员,因此送教时间、次数相当随意,难以达到残疾儿童年送教120课时要求。此外,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送教区域划分和送教责任指定也存在学籍和居住地难以统一问题,如学籍在遂昌县黄沙腰小学的廖同学,居住地则为遂昌妙高街道金岸区块,若安排黄沙腰小学送教,教师每次往返要150多公里,若安排金岸小学送教,又由于学生学籍不在该校,无法获得送教经费。

我们如何建议改进适龄弱势群体的关注度?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luao31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fqkj16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qkj168.cn/10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