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点新闻,健康热点新闻最新消息

健康热点新闻,健康热点新闻最新消息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健康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儿童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石。《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要求,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构建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是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路径,也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符合儿童健康特点的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则是其中迫切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

儿童健康新需求呼吁新解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儿童健康工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儿童健康水平整体明显提高。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0‰和7.1‰,较2012年下降51.5%和46.2%,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等指标逐步改善,特别是农村儿童生长迟缓问题改善明显。

然而,我国儿童健康仍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新时期人民对儿童健康的需求已不仅仅是躯体健康,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儿童成人慢性病的出现,也使人们更加关注疾病早期的预防控制。近视和肥胖防控、重大疾病救治、心理健康等事关儿童健康的重点问题,仍牵动人心。

我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儿童群体。当前,大力推进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尤为必要,不仅是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儿童健康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体现,更是实现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建设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促进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健康相关资源的深度协作,成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北京等地积极倡导建设儿童健康联合体,通过不同类型的卫生健康服务资源整合,为儿童提供综合、连续、协调的基本医疗卫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但总体来看,儿科医联体建设仍处于地方探索实践阶段,构建全社会重视和促进儿童健康良好环境、推进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规划还不够,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整合深度还不够,“以健康为中心”的内涵体现还不够,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有待进一步理清、相关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主要表现为:第一,儿童保健服务网络,特别是基层网络有待加强。据调查,基层配备专职人员从事儿童保健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数量仅占总数的52.2%。第二,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发展儿科和儿童保健科的动力不足,基层儿童健康服务能力薄弱,围绕儿童健康的利益共同体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涵盖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等不同阶段的综合、连续、协调的全程健康服务模式有待加强。第三,儿童健康促进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有待完善。儿童健康促进的支持政策有待加强,学校校医配备尚有缺口、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双减”政策下,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需求增多,体育场地设施、活动时间和强度等仍然不足;儿童健康知识获取的渠道仍不健全,相关媒体、社会组织、学校和家庭养育照护人等的健康教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社会参与儿童健康成长的支撑力量较为薄弱。

大力推动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整合医疗、教育、家庭、社会力量,构建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而言,要整合区域内公立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校医务室等儿童健康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职责和其对健康资源的协调作用,动员社会、家庭力量,建立目标统一、功能互补、利益共通、网格化布局、激励约束的紧密型儿童健康联合体。建成后,儿童健康联合体聚焦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切实把好辖区儿童生育关、养育关、发育关、教育关和疾病防治关,助力实现辖区儿童不生病、少生病、生小病的目标。

注重发挥家庭医生在儿科疾病诊疗、健康监测、健康管理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发挥市级医疗机构儿科专科资源优势,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儿科诊疗能力的培训、考核和认证,切实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科诊疗能力提升,切实落实好儿童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近视、超重、脊柱侧弯、孤独症等疾病的发现、诊疗和转诊工作,为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组织,要科学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将儿童健康联合体中的上级医疗机构儿科医生、儿保医生等纳入家庭医生团队,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面,让签约服务深入幼儿园、中小学校,让辖区每个0~18岁儿童均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自己的健康档案,保障签约儿童获得综合、连续、协调的健康服务。

在把好生育关、养育关的基础上,重点把好发育关和教育关。要围绕孕期、产前、分娩期、新生儿期等儿童的生命最早期,加强孕产期保健、母婴安全保障和出生缺陷防治等,着力提高孕产期服务质量,把好生育关。要围绕儿童营养喂养、交流玩耍、生活照护、伤害预防等,加强对养育人的健康指导,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把好养育关。要围绕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开展系统化儿童健康综合管理和体质锻炼指导,强化儿童心理保健和干预,提高儿童环境和社会适应能力,把好发育关。要创新幼儿园、中小学校等的卫生保健工作模式,加强学校心理教师和校医、保健医的配备和能力提升,探索家庭医生入驻学校从事健康工作的新模式;科学确定学生健康体检项目,基于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及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加强学生及家长健康教育,引导儿童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把好教育关。

加强儿童健康联合体组织管理,强化儿童健康促进工作协同。一方面,将儿童健康联合体纳入县域医共体统一建设与管理,成立由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医疗机构、学校和家长等多方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区域内儿童健康联合体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推动医保支付方式向质量、效率、健康结果等绩效和价值支付转变,向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共同支付转变,向健康联合体综合支付转变,向预付制、多元复合支付制转变。鼓励儿童健康联合体开发个性化儿童健康服务包,鼓励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基于儿童健康联合体的儿童健康保障险种,满足签约儿童个性化的服务需求。进一步规范薪酬分配体系,建立基于服务项目相对价值的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纠正薪酬与部门收入挂钩的扭曲行为,体现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等服务的工作价值,切实缩小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薪酬待遇差距。另一方面,将健康促进和科学育儿纳入家庭教育范畴,深入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增加体育和劳动等课程,加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促进体育场馆免费向儿童青少年开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汇聚各方力量保障儿童健康。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要求,制订重大政策文件、重大规划项目时深入全面征求儿童健康联合体管理委员会意见。

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儿童身心健康的关爱和保障,切实保障儿童健康茁壮成长,持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 | 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书记 刘中勋

来源 | 中国卫生杂志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luao319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fqkj16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qkj168.cn/11086.html